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校刊 >> 2020年校刊 >> 2020年第四期>> 正文内容

2020年第四期

《史记》读书心得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06-16 16:12:56 点击数:348


高二语文组  杜贝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我所阅读的版本为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版的《史记》,阅读的章节是从《五帝本纪》到《孝武本纪》。

书中对于圣主贤臣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中可以感受到太史公心中理想的政治环境,下面就书中体现的作者的政治理想做简单的归纳:

贤君圣主的标准:1.德行比出身更重要。比如舜的出身并不高贵。2.知人善任,任贤用能。如舜让禹平水土,后稷种百谷,任皋陶为士,要求刑法有度。一切法纪实行的关键在于“维明能信”。3.察纳雅言,责躬自省。作为一国之君能够抚躬自问,如汉文帝对官员犯错归结于自身“德薄而教不明”进行反省。4.施行仁政,以民为本,积累善德。如秦孝公广施恩德,任用卫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为秦国兴盛打下基础。汉文帝免除“田之租税”施恩于民,并且以身作则。5.不矜不伐,不妄自尊大。主要以项羽和刘邦进行对比,以项羽为反例。6.雄才大略,有政治远见。如命陆贾著书总结秦亡至汉兴以至历代盛衰的教训,采取宽松无为的政策,分封同姓王。

理想的贤臣:1.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如舜帝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强调要宽厚,而契也做到了“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2.推举贤明,尽忠辅佐君主。如百里奚得到明主重用,赤心奉国还推荐了蹇叔。如汉将纪信宁被烧杀,也要保汉王出城,御史大夫周苛被活捉宁死不屈。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刘邦用人唯贤,君臣一心。3.欲而不贪,泰而不骄。注重自身品行修养,在皋陶与禹的谈话中提到了用人的标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

在阅读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客观公正,君主言行为因,国势兴衰为果。盘庚“行汤之政”,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帝甲淫乱,殷复衰”,“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得到国人爱戴。秦二世重用赵高,杀害贤臣,“不师文而决于武力”,认为“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失去民心,所以陈涉能够以戍卒散乱之众横行天下,秦始皇的万世之业最终二世而亡。汉文帝“以德化民”才有了“海内殷富,兴于礼义”的结果。

从文中一些较夸张的描写和人物的细言微行中我们会得以窥见作者的情感态度。比如其中赞颂了舜帝的德政,“舜德大明”后出现“祖考至”“凤凰来仪”的壮观景象,以此来说明天子治国英明,天下万事兴旺。项羽兵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作者强调了子婴的身份,从前文可知,秦王早已奉上符玺,但项羽依然将其杀掉,并且“烧秦宫室”“收其货宝妇女”,体现他的残暴不仁。还有一些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十分真诚感人,如《孝文本纪》中多次用到“上曰”,让人感受到太史公对孝文帝深深的崇敬之意,文帝的语录至真至诚,令人动容,作者将孝文帝即位后的改革赏罚措施娓娓道来,并且将汉景帝的功绩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沿袭孝文帝的仁政,赞颂汉文帝是难得的圣君明主。另外一些情感的直白表达,如以“人头畜鸣”痛斥胡亥肆意极欲的行为,对秦王子婴表示同情,赞许他能够“长念却虑”,赞同了民间的说法,认为“不应责一日之孤”,让人读来既真实可信又情真意切。

此外每篇本纪后都有作者的评论,这些精妙的论述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道理,告诉世人何为治世之道。如通过秦王朝的兴亡告诫我们“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要使社稷安定,应以史为鉴,“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是要仁政爱民。通过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结局说明了“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说明单靠武力经营天下是荒谬的,要以史为鉴,效法圣人。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吸引众多贤士归附,正是体现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何为孳孳?”就是做改善民生的实事,与民同心。作为后世读者,认真咀嚼和领悟《史记》中的道理,方不负太史公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