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校刊 >> 2010年校刊 >> 2010年第三期>> 正文内容

2010年第三期

提高非智力因素 促进青少年持续发展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8-31 16:53:00 点击数:23475
 

副校长 李建茹

  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现代家庭中,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家长日益重视孩子的教育,进行早期教育、特长教育、上各种补习班,希望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教育界的一大幸事。但是,多数家长注重的是孩子智力的开发,是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轻者学习成绩不理想,严重者造成心理问题或障碍,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即使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来看,非智力因素也是制约学习成败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现在学业不良的儿童中,有5.7%属于能力困难,18.4%属于暂时性困难(由于情绪问题或适应困难),57.8%属于动力性困难(缺乏学习兴趣、目标不明确、不勤奋),12.2%属于综合性困难。可见真正由于智力问题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还不到学习困难学生总数的2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提高非智力因素而促进其学习诸方面的提高。北大的后十名现象和南方某些高校的第十名现象也说明这一点。

  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可以表现出来的能力,追求天才教育,无异于拔苗助长。陈小娅曾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指出:“当我们用拔苗助长的方式,逼着孩子达到成年人设定的目标时;当我们用大量重复的练习,窒息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时;当我们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不让他们去寻求自己的目标时;当我们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忽略他们的人格健全时,我们就透支了孩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我想,没有一位家长愿意用孩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去换取一时的成绩。避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就是发展非智力因素,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保护自尊心和自信心

  适当满足孩子的自尊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质,但是有一种高尚品质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有自尊的孩子会竭尽全力做好各种事情,维护自我形象,而“那些在叫骂、训斥、无情对待、互不信任、经常受到侮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特别难教育的”,因为失去自尊的孩子破罐破摔,充满反抗。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在朋友、同学、熟人面前不揭短,并且尊重孩子的发展方向,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保护自信心。自信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前进的内在动力。如果家长和老师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过高,使孩子几经努力也无法达到,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自信。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应当使其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另外,不科学、不全面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信和努力程度。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比如基础、学习能力、努力程度、试题难易等,也会影响学习成绩。成功和失败是相对的。

  家长和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能够成功的氛围,有进步就是成功,努力了就是成功。挑剔的、不合理的、不切合实际高要求、侮辱性的语言等,都会给教育带来失败,造成孩子厌学、缺乏兴趣、上进心不足、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乒乓球队技术型队员韩玉珍逃避世界大赛的事例足以说明自信重于技术,正确的看待成功和失败,有助于提高学习热情。

  二、培养兴趣,增强发展后劲

  美国畅销书作者巴巴拉·谢尔说:“你应该做你喜欢的事。你喜欢的事也就是你的天赋所在,只有热爱才会给你锲而不舍的动力,从而使你这方面的天资得到开发。这就是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成就大事的途径,这些人和你我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且在生活中永远把它置于一切之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显示了孩子智力的优势,也预示着他的发展方向。

  首先,应当保护孩子固有的兴趣。对于孩子固有的兴趣,一般不要硬性压抑,只要它是无害的,就应当尽量鼓励支持,为之创造条件,并给予正确引导。例如:在美国的一所学校,老师正在讲蚯蚓,忽然一名小男孩问道:蚯蚓好吃吗?老师如实回答:“没吃过,不知道。”男孩问:“我可以尝尝吗?”老师允许了。于是男孩大胆品尝了蚯蚓,并告诉大家蚯蚓的味道。后来他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教师支持的态度显然鼓励了学生的探索,强化了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学习上最好的是培养兴趣而不是关注短期的成绩。比如教小孩子画树,您看到孩子画的并不规范的树,说:树叶真绿,再画上些苹果就好了;等有了苹果,又说:天上一定有个太阳;逐渐又添上小草、人物、小狗等,孩子在鼓励声中完成了一幅很丰满的画,兴趣一定也会大增。长此以往,孩子在画画方面一定会形成优势。

  丰富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如唱歌、跳舞、体育、板报、棋类、书法、绘画、饲养小动物等等都会给他们带来灵感与成功,只要安排得当,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起促进作用。

  三、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坚强意志

  社会调查表明:儿童身心日趋脆弱。具体表现为:怯懦、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孤僻。我认识的一个成绩很好的男孩,因为没有评上“三好学生”而大哭大闹,进而抽搐。原因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给孩子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缺乏必要的锻炼。一些成功的教育结果显示,必须给予儿童劣性刺激(如饥饿、劳累、困难、批评等),这样才有利于其心理健康成长。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对方索赔12美元,里根的父亲借给他12美元,要求他一年内还给自己。从此幼小的里根开始艰苦的打工之路,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还清了债务。由此可见,坚强的意志来源于刻苦锻炼。

  给予挫折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并且主动教给他战胜困难的方法。教孩子做是非分明的孩子,而不是单纯的老实听话。坚强的意志、灵活的处事方法会使青少年终身受益。正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的悲剧,和宋庆龄帮助孙中山胜利逃出叛军陈炯明的包围,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其心理健康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一个外露窗口,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健康的情绪应体现为喜怒有常、喜怒有度,并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大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人便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作为家长,我们应当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及安全的满足。家庭的不安定酿造了许多悲剧。河南省15岁的少年史聪,父母关系长期不和,家庭矛盾激烈,他满心希望父母和好,在希望一次又一次落空之后,愤然喝下农药,临死还希望以自己的生命换取父母的和平相处。家庭的不和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自卑、胆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学习。这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极为常见。因此,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尽可能营造一种和谐安定、充满生机的家庭氛围,使家庭真正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导他们发展更高层次的需要,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高玉祥在《健全人格及其培养》一书中强调:“抓住时机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关系到对现在和未来人才资源的保护的大问题。”走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误区,关心和发展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才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培养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新一代。

  (本文获得石家庄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