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庆幸没有扼杀儿子的兴趣
热播电视剧《锋刃》编导的母亲谈儿子如何脱颖而出
我庆幸没有扼杀儿子的兴趣
那个学习成绩一般、没有上过特长班、初中毕业差点报考职高的男孩,后来拿到了博士学位,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因为父母对自己兴趣的尊重,潜力被大大激发。
■熊静敏
最近,电视剧《锋刃》作为央视2015开年大戏在黄金时间段热播,吸引了全国千千万万的观众,得到许许多多的好评。我也随之得到亲戚、朋友们很多的点赞,因为《锋刃》的编导是我儿子,大家纷纷夸奖孩子有出息,不少人问我是怎样培养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
如果说《锋刃》是儿子脱颖而出之作,这把剑的铸造却要追溯到22年前。
儿子是1993年高考的,打算报考理工院校。就在临近高考的时候,他说有同学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让他陪着参加提前进行的专业考试,他很想和同学一块儿去试试。儿子刚一说出这个想法,他爸立刻给否了:“你这不是胡思乱想吗?关键时刻你不抓紧复习功课,怎么老琢磨那些不着边儿的事呢?纯粹是瞎耽误工夫,绝对不能去……”儿子不服,连连反驳,俩人拌起嘴来。
见父子俩争执不休,我就一个劲儿劝儿子:“你好好想想,咱家没一个搞文艺的,没一点基础,你又没什么艺术特长,也没受过什么训练,你哪有条件参加电影学院的专业考试啊,你费了半天劲,时间白搭了,电影学院没考上,高考还受影响了,你这样干多傻呀……”我一番劝解后,儿子不吱声了,可仍想不通,低着头闷闷不乐。
到了电影学院专业考试那天,儿子一早起来就跟他爸要钱,说是交考试报名费。他爸说什么也不给,坚持不让他去,眼看时间不等人,儿子哭闹起来……
我感觉形势不妙,赶紧平息事态,说服先生:“给他钱让他去吧,不然他心里老是过不去,情绪受打击,为失去考电影学院的机会从此一蹶不振,学习无精打采,真的影响到高考,那可糟了。让他去,考不上,他也就只能一门心思复习备战高考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儿子陪同学去电影学院考试,他同学没考上,他居然被录取了。就这样,他误打误撞走进电影学院的大门,还从此获得巨大的自信,学习变得积极主动自觉了,不再让我们操心费神,沿着电影专业的方向一路前行。
在编导电视剧《锋刃》这部作品之前,他已经先后有30集电视剧《游戏之王》、30集电视剧《天使行动》、《女高男低》、《我的经济适用男》、《老牛家的战争》、《老爸的心愿》等多部作品问世,还拍摄数字电影《着色的青春》、《爱情搭错车》,担任电影《更年期的幸福生活》、电视剧《苦月亮》的剧本策划,导演了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主题曲《绽放》和MV……在创作影视剧的同时,他完成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的学业。现在回想,这些就是那巨大的自信给他带来的吧。
今天看来,当爹妈的我们不过是给了儿子一个小小的自主空间,满足他一定要跟同学一起前往考试的小小心愿,成就他感受一下电影专业考试的小小梦想。不管这个心愿是出于对同学的友谊与诚信,或对电影学院的好奇,或一时偶发的兴趣,我们对他这个心愿的点滴尊重,无意中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潜力,让他鼓起了展翅的勇气,让他迸发出生命的激情,由此踏上多彩人生追梦之路。平心而论,当年的他,内心潜伏着锋刃的锐气,22年后凭借《锋刃》终于锋芒毕露。
现实生活中,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并非个别。影视明星李亚鹏考中央戏剧学院时,初试考才艺表演,老师叫他唱歌,他说不会;演个小品,不会;讲个故事,也不会!老师问他来干嘛的,李亚鹏老老实实说陪朋友来考试,唱了一首《恋曲1990》还忘了词……最终瑕不掩瑜,有着表演天赋的李亚鹏敲开了中戏的大门,犹如璞玉幸运地遇到巧匠,使他终成大器。
说实话,在家庭教育上,我为儿子付出得较少。男孩子普遍贪玩、淘气、学习不用功。儿子上学的时候,也是个淘小子,没有什么出色优秀的表现,学习成绩很一般。因此我不曾抱有望子成龙的打算,心想他只要能不留级、顺利毕业,毕业后有个工作能自立就行了。所以对儿子只有最基本层面的要求——在学校别惹事,
因为对儿子学习成绩期望值不高,我们就没让他再上什么课外补习班,感觉他没有明显的特长,也就没强求他上特长培养班,考试、升学都是凭他自己,能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能考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他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建议他报考中专或职高,开始他同意了,可填报志愿时,他不甘心,说什么也要上高中。我终于明白,别看儿子学习成绩不咋的,进取心还挺强。
近30年来,一门全新的科学——性别科学正在崭露头角,科学研究证明男孩、女孩是不一样的。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35个发达国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男孩与女孩的大脑之间至少有100多处差别。男孩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男孩的思维充满好奇,富于创造力,而现实中男孩的天性没有得到承认,当他们被教育得安分守己时,他们的特殊天赋也被钝化或扼杀了。因此,教育专家特别强调,做父母的要对孩子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给男孩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我很庆幸自己在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功利地扼杀他的兴趣和进取心,是母亲本真的爱心让我给了儿子理解和宽容。
《中国教育报》2015年2月1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