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信息 >> 推荐文章>> 正文内容

推荐文章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02-02 14:00:00 点击数:594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本刊记者  冀晓萍

    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这种独特性,是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立足点。

    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珍重这种独特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认识你自己!

    要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3×40决赛。美国选手埃蒙斯缓缓端起步枪,瞄准50开外的黑色靶心,稳稳地扣动扳机,他只要不脱靶就稳拿金牌。

    可是,离奇的一幕发生了——他把子弹成功地送到了隔壁选手的靶心上。

    同样的悲剧也经常发生在教育中。不少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头顶成功带来的荣耀,却蓦然发现这个变为现实的梦想不是自己内心渴求的那一个。

     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但也最远。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人啊!认识你自己”,这条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话题,更是前人留下的忠告。

    在教育中,孩子的理想里,孩子的时间里,孩子的兴趣爱好里,充斥着“过来人”的影子,唯独看不到孩子自己。

    教育者习惯以“过来人”的身份包办孩于的一切。理由很多,因为,“孩子心智不成熟”,“孩子判断能力差”,“青少年缺少社会经验”……

    幼鸟需要母亲翅膀的保护,但它依然要学着自己去飞。

    一个宝宝刚开始学走路,磕磕鲜绊,很容易摔倒,但我们还是应该放开双手,鼓励他用自己的双腿走路,而不是递给他一根拐杖。

    关注要保持距离,自我才能觉醒,才能生长。

青少年是寻找自我、认识自我的关键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孩子最初的自我认识来自外界的评价,上学后尤其重视老师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对儿童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如果孩子被老师表扬“学习认真”,为了保持这种良好的评价,在以后的学习中,他都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保持认真的态度,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相反,如果老师当面评价一个孩子“很笨”,或者期末考试时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排名末位的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认定为“差生”,这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是一次严重的伤害。

故而,教师对孩子不能轻易下结论,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这不代表要粉饰缺点。自满,与自卑,之于一个人的成长同样危害极大。

    肯定优点,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以激励为重,让孩子明白:优点和缺点不是永远不变的,在重视和努力下,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

留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成全。在课堂上,在对话中,在困难面前,教育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机会作出自己的回答。

在我们身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拼命睁开眼睛也看不到的。读书和旅行,让孩子看到另一个自我。

 读书,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更是读者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在教育触及不到的心灵角落,阅读以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态,帮助读者解答困惑。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最新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没有爱读书的小孩,就没有爱读书的成人。要改善我国的阅读窘境,必须重视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不能剥夺孩子阅读的时间,更不能拿教材去塞坏孩于的胃。

    当你踏上陌生的土地,自己的感觉知觉活动就会全面苏醒,便愈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发现那个同行而末见的自己。在旅行中,看到不同,有了比较和思考,就会影响孩子看这个世界的角度,无形之中,心灵瞬间有种通透的觉悟,这是自我认识的升华。

    多些机会,让孩子走出家门甚至国门,认识社会上的自己,世界上的自己。也才能跳出“自己”,超越自己。

    然而,这些远远不够,认识自我的内容还要广阔得多。

    构成自我的一切,都是自我认识的内容。它更像一门哲学,要渗透到教育的点点滴滴之中,才能让人看到花开。

    生理自我是最直观的,教育者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样貌、性别等生理上的不同,是自然赋予的差异,每个人都是百花园中独特而美丽的一朵。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教育者要指导青少年认识家庭中的自我、学校中的自我和社会中的自我,正确认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学会跟人合作,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关心、理解和宽容。

    心理自我无形无影,却影响至深。教育者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性格、爱好、理想等,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优势和劣势的关系,正确认识成长中的烦恼。

[1] [2] [3]  下一页

留住易逝的好奇心

有人问著名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怎样保持人生的动力?

他说:“我最深层的驱动力,其实是一颗纯粹的、不受拘束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永不匮乏的资源,每天晚上睡觉前,你觉得你的好奇心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了,隔天一早你醒过来,猜猜看?你又充满了好奇。这是我体内的一座小引擎,除非有一天我不在了,它才会停下来。我就是喜欢这样!”

    这也是一个与幸福相关的命题。

当心闭上了那双好奇的眼睛,回避着,沉睡着,昨天、今天、明天又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吗?

好奇心,是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常常产生极强的探究欲望,表现出观察、提问、操作、选择性坚持、积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变得愉快、有效,而且不依赖于外在的报偿。

    常常有人抱怨、指责、批评中国的学生在各种场合“提不出问题”,但是,是什么让学生提不出问题?是什么让学生不再好奇?

    好奇心不是个别人的天赋。人生来具有被外界刺激触动的能力,水滴轻轻坠落,撕纸发出的声音,甚至打喷嚏,身边每一个微小的新事物或新变化都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

    儿童的好奇心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但是这种好奇是珍贵而不稳定的。一些孩子比较幸运,好奇心得到了很好的鼓励和引导,在生命的早期慢慢内化成一种人格特征,并保持到成年。而这种人格恰恰就是许多人求而不得的创造性人才特征,他们将为此受益终生。但大部分人幼年时的好奇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遭受讥笑、指责、约束、冷漠之后,慢慢消退,最终变成一群没有问题的人。

    在剑桥大学,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索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教育要留住那些珍贵的好奇心,就不能违背人成长的规律。

在生命的早期,好奇心的生长需要充分的自由和时间,在不加干涉的条件下进行多种感官的探索。

    踏进学校之后,教师的教育行为成为学生好奇心发展的关键。要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我们需要一位懂得孩子的好老师。

    从前,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走进了一间学校,他们好奇地东看看、西摸摸。这里的老师很勤奋,每节课前都会备课。他们是课堂上的权威,如果哪节课没完成教学进度,他们就没有安全感。

    刚开始,上课时,孩子们总爱叽叽喳喳地提问,很多问题跟老师的教学设计毫无关联,屡次打断教学思路,影响了教学进度。

    以后的课堂上,面对孩子的题外提问,老师开始变得不耐烦,有的孩子提的问题比较简单,还会被讥笑。不同于教参的质疑,也被及时地纠正过来。

    慢慢地,课堂安静了,孩子们发现只要好好消化课堂老师讲的内容,就能拿到好分数。老师每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都能在下课铃响的前一秒钟画上完美的句号。

    因此,这位老师成为模范教师。

    直到有一天,这些孩子长大了,走进社会,需要他们去提问题,去发挥他们创造力的时候,他们却发现无形的绳索捆住了他们的心,已经没有问题可问了。

    最初,我们接纳的是一个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可爱生命,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创新型人才,我们最终收获的是什么?

    钱理群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已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台,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岂止是大学,一些中小学的教育已在有意无意中把孩子们引向这个方向。

    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去追求探究的愉悦感,而是去揣度教师心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学会了接受,学会了言不由衷,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内心,去适应课堂,适应老师,适应教育,却没有顺应成长的一般规律,他们获得了老师“好学生”的评价,好奇心却在没有光照的角落里枯萎。

    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影响着他的教育实践。如果每位教师都有穆尔的清醒与自觉,扮演好支持者角色,留住金子一般的好奇心,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再缄默。

    但终归,教师是执行者,要想让每位教师都转变教育观念,就需要匡正教育价值取向,并将其反映到教育的制度设计之中。

    事实证明,改变,没有那么可怕!

让每个孩子找到他的学校

教育,不是要培养一群适应学校的孩子,而是要办一所适应每个孩子的学校。

    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81岁时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在领奖台上说:“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季节,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亦有快有慢,同一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也存在差别。

但,快与慢只代表现时的状态,本阶段的认知水平并不代表最终到达的高度。

    —个对数学一窍不通的孩子,某天在努力解某道习题的时候,可能会突然撞破他与数学之间的那道屏障,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数学世界。

    在课堂上,面对一些难题,如果老师不急于把结论和答案告诉学生,多给学生点时间去静心思索,去讨论、合作,很多时候学生们都能自己顺利解决,有时方法还会出人意料。

    这个过程是必要的,其中,学生学会了怎样思考,怎样学习。

    教育能做的,就是陪伴学生等待那一刻的豁然开朗。

    因而,快或慢没有优劣之别,只是节奏不同。

    教育就是要面对这些或快或慢的孩子,提供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里找到他的学校。这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但在现实的教育中,快与慢成了优劣之分。“快”变成了教育的成功,“慢”变成了教育的失败。一套标准成为衡量所有孩子的尺子,达到标准就晋级,达不到就淘汰。

    于是,教育演变成了一场淘汰赛。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教育乱象:

    上幼儿园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家长会,老师对家长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上小学了,刚开始跟不上教学进度,老师动员家长去做智力低下鉴定,这样孩子的分数就不用算入班级总成绩。

    初三了,孩子没有答对老师的提问,老师拍着桌子说:“你英语这么差,普通高中也考不上,更别说重点高中了。”

一些成长的烦恼被贴上标签,原本自然的生长过程被打乱。

最终,这样的教育收获了什么?

没等上完幼儿园,孩子就失去了自由和欢笑。

    没等到读完小学,就失去了自信心。

    没读完中学,就失去了求知欲、阅读的乐趣。

    有些人甚至还没等到孩子读大学,就永远地失去了挚爱的孩子。

学校很困惑:为什么自己推崇的名校友会对自己口诛笔伐?

教师很受伤:为什么竟会遭到学生的群殴?

还有,还有一群被淘汰的人无学可上。

    如果秋天没有收获金黄的麦浪,那就问问春天播种了什么。

    驱使教育行为的那双无形的手是什么?

    哈里·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记者到其家乡采访他的母亲。

    记者首先称赞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同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

杜鲁门的母亲回答说:“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里,总统的教育成果远远高于一个勤奋乐活的农民,这样的教育走向了功利。

教育本身没有功利性,它是为了孩子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

如果一个孩子很努力地写作业,即使所有答案都是错的,也应该得到一个“甲”;如果一个孩子潦草地应付,即便所有答案都是对的,也可以得到一个“丙”。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它为每个人而生。没有一个人会为别人的成长牺牲,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成长。

    如果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而不必考虑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即便知道标准答案也敢于质疑,并能得到肯定与鼓励。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它不为标准而生,自由的创造性发展得以张扬。

    如果一个孩子想要选择一个自己热爱但冷门的学校或职业,一定能得到尊重与支持。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它不是要帮孩子选择人生,而是尊重生命的发展选择,因为那是他的人生。

    教育,应如尼采所言:“教育是解放,是扫除一切杂草、废品和企图损害作物嫩芽的害虫,是光和热的施放,是夜雨充满爱意的降临,它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礼拜,在这里大自然被理解为母性而慈悲的;它又是对大自然的完成,因为它预防了大自然的残酷不仁的爆发,并且化害为利。”

当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我们的教育,将收获怎样的碧海蓝天。

(责任编辑:梁伟国  来源:《人民教育》2013.1

上一页  [1] [2] [3] 

留住易逝的好奇心

有人问著名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怎样保持人生的动力?

他说:“我最深层的驱动力,其实是一颗纯粹的、不受拘束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永不匮乏的资源,每天晚上睡觉前,你觉得你的好奇心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了,隔天一早你醒过来,猜猜看?你又充满了好奇。这是我体内的一座小引擎,除非有一天我不在了,它才会停下来。我就是喜欢这样!”

    这也是一个与幸福相关的命题。

当心闭上了那双好奇的眼睛,回避着,沉睡着,昨天、今天、明天又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吗?

好奇心,是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常常产生极强的探究欲望,表现出观察、提问、操作、选择性坚持、积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变得愉快、有效,而且不依赖于外在的报偿。

    常常有人抱怨、指责、批评中国的学生在各种场合“提不出问题”,但是,是什么让学生提不出问题?是什么让学生不再好奇?

    好奇心不是个别人的天赋。人生来具有被外界刺激触动的能力,水滴轻轻坠落,撕纸发出的声音,甚至打喷嚏,身边每一个微小的新事物或新变化都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

    儿童的好奇心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但是这种好奇是珍贵而不稳定的。一些孩子比较幸运,好奇心得到了很好的鼓励和引导,在生命的早期慢慢内化成一种人格特征,并保持到成年。而这种人格恰恰就是许多人求而不得的创造性人才特征,他们将为此受益终生。但大部分人幼年时的好奇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遭受讥笑、指责、约束、冷漠之后,慢慢消退,最终变成一群没有问题的人。

    在剑桥大学,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索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教育要留住那些珍贵的好奇心,就不能违背人成长的规律。

在生命的早期,好奇心的生长需要充分的自由和时间,在不加干涉的条件下进行多种感官的探索。

    踏进学校之后,教师的教育行为成为学生好奇心发展的关键。要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我们需要一位懂得孩子的好老师。

    从前,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走进了一间学校,他们好奇地东看看、西摸摸。这里的老师很勤奋,每节课前都会备课。他们是课堂上的权威,如果哪节课没完成教学进度,他们就没有安全感。

    刚开始,上课时,孩子们总爱叽叽喳喳地提问,很多问题跟老师的教学设计毫无关联,屡次打断教学思路,影响了教学进度。

    以后的课堂上,面对孩子的题外提问,老师开始变得不耐烦,有的孩子提的问题比较简单,还会被讥笑。不同于教参的质疑,也被及时地纠正过来。

    慢慢地,课堂安静了,孩子们发现只要好好消化课堂老师讲的内容,就能拿到好分数。老师每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都能在下课铃响的前一秒钟画上完美的句号。

    因此,这位老师成为模范教师。

    直到有一天,这些孩子长大了,走进社会,需要他们去提问题,去发挥他们创造力的时候,他们却发现无形的绳索捆住了他们的心,已经没有问题可问了。

    最初,我们接纳的是一个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可爱生命,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创新型人才,我们最终收获的是什么?

    钱理群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已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台,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岂止是大学,一些中小学的教育已在有意无意中把孩子们引向这个方向。

    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去追求探究的愉悦感,而是去揣度教师心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学会了接受,学会了言不由衷,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内心,去适应课堂,适应老师,适应教育,却没有顺应成长的一般规律,他们获得了老师“好学生”的评价,好奇心却在没有光照的角落里枯萎。

    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影响着他的教育实践。如果每位教师都有穆尔的清醒与自觉,扮演好支持者角色,留住金子一般的好奇心,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再缄默。

    但终归,教师是执行者,要想让每位教师都转变教育观念,就需要匡正教育价值取向,并将其反映到教育的制度设计之中。

    事实证明,改变,没有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