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科研 >> 科研课题>> 正文内容

科研课题

课题立项后的重要工作之三:做好中期检查和总结结题工作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11-04 14:22:00 点击数:35583
 

 这方面我主要讲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一些规定和要求,我并不知道河北省对这两项工作是怎么规定的,所以,我所讲的仅供参考。

 

 一、中期检查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对研究时间较长的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在管理上设立了中期检查一项。中期检查活动由课题组来组织,邀请专家和有关人员参加,情况要上报。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课题已取得的阶段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归纳、深化和细化。

 中期检查活动结束以后,还要填写中期活动检查表,其内容有:

  1、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2、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3、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限3000字左右,(可加页)。

  4、专家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5、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6、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7、附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等材料。

 中期检查获得通过后,课题组就要根据中期检查中专家等提出的意见,调整和完善后期的研究工作。

 今天三个课题的研究时间都只有两年,不知道省里规定是否要做中期检查。

 

 二、总结和结题鉴定

 结题鉴定是课题总结阶段以后的工作,但要在总结阶段作好准备。

  1、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要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环节。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此,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三项:

 (1)搞好总结。可以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汇报会等活动进行总结。

 (2)全面整理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重要的可列为研究报告的附件。

 (3)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

 这里我顺便讲一下怎样写论文,因为中小学教师多数把论文写成是工作总结或经验总结。

 ●论文的写法。

 论文的写法有好几种。如有:立论文、驳论文、政论文、评论、社论等等。立论文和驳论文用得最多。立论文就是运用确凿的事实和充分的理由,从正面论证自己观点正确的文章。驳论文就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为主,通过对错误观点的反驳,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文章。

 论文的三要素

 不论写哪一类论文,都要包含论文的三要素,即: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

 这三要素是论文的基本特点。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表明自己的主张、观点。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深刻、新颖。在一篇比较长的复杂的论文中,往往除了总论点以外,还有分论点。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有的论文的标题就是论点;有的论点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渗透在全文中。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和理由。它可以是事例,也可以是理论。事例要选择真实、可信的;理论要选择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科学的原理或定义等。论点是否能成立,要看论据是否充分和有说服力。论证就是指作者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的重要任务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方法分立论和驳论两大类,有的论文以立论为主;有的以驳论为主;有的是立论中有驳论,驳论中有立论。方法多样。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该具有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要提出要议论的问题,并表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使大家信服;三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在一篇论文中,这三部分内容的结构排列是怎么样的?第一是提出问题,表明观点部分,这叫引论;第二是论证观点部分,这叫本论;第三是提出解决办法的部分,这叫结论。所以,论文结构排列的次序是:引论、本论、结论;其中引论是文章的开头,本论是文章是主体,结论是文章的结尾。

 举个例子,《中国教育学刊》曾有篇题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领导”的论文。作者是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梅。这个论文的题目就是论题,点出了这篇文章要议论的问题。文章的开头一段是引论,写的是,什么是课程领导,这就是亮出了作者对议论的问题的观点。文章中说:“课程领导是在学校情景下课程领导者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历程,被视为学校课程发展与学校变革的‘同心轴’”。“课程领导在不同阶段得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引论之后,文章写了四段,分别从课程开发的启动阶段、推行阶段、实施阶段和成果阶段等四个阶段用事例论证了关于课程领导的观点。这四段是文章的主体,是本论部分。在这四段以后,写了本文的结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学校的课程领导必须建立“多元力量的课程领导群体”;不同阶段的领导角色的转变,“其核心在于不断通过权利下放与监管指导相结合,为教师广泛、持久地参与学校课程变革提供思想、资金和组织上的保障,从而推动课程制度的重建,使课程变革持续、全面引领学校的发展。”

 这是一篇比较完整的典型的立论文。

 当然,文章的结构有时也可以灵活变化,特别是引论和结论有时也可以省略。

 

 写论文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选好论文题目。论题规定着一篇文章的内容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价值。我们看文章也往往有这习惯,先看题目,觉得这题目有意思有价值再看文章,觉得没意思没价值就不看了。但是,作为研究成果的论文题目必须与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相联系的。

 二是,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有力。写文章就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成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好,否则会影响人们阅读全文。要养成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当然,也有这种情况,有些语言含糊不清,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是由于思想含糊不清造成的。

 三是,论据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充足性和针对性。不注意这几个特点,将会使论点缺乏科学依据、站不住脚,使人对你的研究不心服,从而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四是,坚持整体的严密性。整篇文章的思想要严密,不要前后矛盾,不要顾此失彼;组织结构要严密,各部分之间要紧密联系,不要颠三倒四;层次要严密,一层紧扣一层。各方面都做到严密,可以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浑然一体。

 此外,如果你写文章时参考了其他作者的专著或论文,吸收了或引用了他们的观点或材料,那么,在你的文章的末尾应该列出参考书目或注明引文的出处。一般从参考书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深度和广度。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明明文章中引用或吸收了他人的观点和材料,但没有列参考书目;也有少数文章从内容看,并没有看多少参考书,但却列出了一大堆参考书目。这都不好。

 论文与经验总结的区别

 两者不属于一个类型的文章,论文属于普通文章,经验总结属于应用文章。

 除此之外,两者的文章结构也不同。论文的内容结构前面已经讲过。经验总结的内容结构一般是:

  1、简要叙述总结目的、时间、背景和过程等基本情况;

  2、取得的主要成绩;

  3、存在的问题;

  4、经验教训;

  5、今后的打算或努力方向。

 经验总结可以写全面总结也可以写专题总结。专题总结拟选择一两个问题着重总结出规律性经验来,不必上述五个方面面面俱到,主要写好成绩和经验部分。许多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是把专题总结与论文混肴起来。鉴于这种情况,中国教育学会在每年度的学术论文评审中把经验总结也列为评审对象之一。

 经验总结的对象一般是总结本单位的或本人的经验,因此,必须真实准确。同时,在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中找出普遍性的客观规律,使经验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不仅有利于本单位和本人的今后工作,也有利于经验的对外推广。

 这里我也推荐一篇专题经验总结文章,该文曾登载在《人民教育》上,是关于校本研修的专题总结,作者还是熊梅。这篇文章总结了学校七年来开展校本研修的经验,并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若干反映规律性的理性认识。从以下摘录的文章标题中就可见一斑:

 该文的第一段写的是背景。以下的段落标题如下:

 一、凸现前瞻性,拓展教师的研究视野

 (1)先进的办学理念,决定了校本研修的整体方向与目标定位。

 (2)教育科研,让校本研修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聚焦国内外教育热点,让校本研修具有大视野。

 (4)挖掘高校的学术资源,提升校本研修的层次。

 二、凸现自主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立足学校层面的自主研修,促进办学品位的提升。

 (2)立足学科层面的自主研修,促进学科的均衡发展。

 (3)立足教师层面的自主研修,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三、凸现合作性,凝练合作的教师文化

 (1)形成“研修协作体”。

 (2)同行交流与同伴合作。

 四、现层次性,引领教师梯度发展

 (1)教师入格阶段——“青蓝”工程。

 (2)教师的升格阶段——“希望之光”工程。

 (3)教师的风格阶段——“名师”工程。

 五、凸现实践性,丰富教师教育智慧

 (1)校本研修的内容要关注实践、源于实践。

 (2)研修成果广泛推广,反哺实践。

 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不仅使人知道学校是怎么开展校本研修的,而且使人知道该校的校本研修有什么经验可学,有什么规律可循。

 以上讲的只是写论文的一般性的原则和道理。由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工作经历、认识、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文风、不同风格、不同体栽的文章。因此,文章是丰富多彩的、灵活多样的。

 ●研究报告的写法

 因为课题研究的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很多研究者在撰写时分为5部分:▲一种分为: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内容;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成果质量效益分析;结论等5个部分。▲另一种分为: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讨论有关的问题;研究的结论与建议等5个部分。▲还有一种分为:调查的缘由;调查的对象、人数、范围、地点及时间;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调查的结论与建议等5部分。这种体例是适合于搞调查研究的课题。

 上述3个体例中,研究成果的质量效益分析、研究的结果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3个部分是最重要的,是报告的核心部分。判断一个课题的研究质量、效益和价值如何,主要看这部分内容;其次重要的是结论(或结论与建议)部分,看这部分内容主要判断课题研究的深刻性。研究报告是研究成果的主件,要特别重视。不论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都要求做到符合科学性、真实性、创新性、可读性的原则。

  2、结题鉴定

 ●结题

 只有在课题研究按时结束、而且研究成果达到要求时才能申请结题。全国规划办根据不同级别的课题提出了不同要求的成果标准,比如,对教育部规划课题的最低要求是:出版专著1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各省也有自己的规定。课题组长对上级对自己课题成果的要求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数。

 申请结题时需要填写鉴定申请书,同时提交研究报告和成果公报,全国规划办规定,前者不少于3万字,后者6千至8千字。

 此外,还要写研究工作报告,内容包括: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变更情况;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采纳、转载、引用、实践情况等。

 还要写成果公开报告会情况,内容包括:成果公开报告会一般情况;成果公开报告会要点(课题、观点、方法、建议等);同行听众反馈意见。

 还要逐项填写阶段成果以及资助经费总决算等。

 ●鉴定

 鉴定标准。从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难易程度、应用价值等五个方面进行等级分类评价,定性(从五个方面进行模糊评价)和定量(分A级优秀、B级良好、C级合格、D级不合格)相结合,作为专家评价的参考标准。

 鉴定评价的参照指标是:

 科学性。A1、课题意义和价值重要,研究问题真实,研究前提可靠;2、研究方法适当;3、论证分析严密充分;4、结论合理可信。B1、课题意义和价值比较重要,研究问题比较真实,研究前提比较可靠;2、研究方法比较适当;3、论证分析比较严密充分;4、结论比较合理可信。C1、课题意义和价值一般,研究问题真实性一般,研究前提基本可靠;2、研究方法基本适当;3、论证分析基本严密;4、结论基本合理可信。D1、课题意义及价值很小,研究问题虚假,研究前提不可靠;2、研究方法不当;3、论证分析不严密;4、结论不合理、不可信。

 创新性。A1、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某种的教育理论或学说,引领学术发展;2、成功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3、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事实;4、形成了新的教育成果。B1、研究有一定的开创性,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某种重要的教育理论观点或学术;2、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比较成功;3、获取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和事实;4、形成了比较新的教育成果。C1、研究有所进展,提出的教育理论观点,具有启发性,提出了进一步认识某种教育理论或学说的启发性见解;2、一般性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3、获取了一般的第一手资料和事实;4、形成了一般性教育成果。D1、研究价值缺乏新意,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不深入,低水平重复研究,研究有明显的错误;2、没有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3、获取了一般的第一手资料和事实;4、没有形成新的教育成果。

 规范性。A1、研究体系完整、系统;2、研究设计与实施规范、严格;3、;论述全面,概念明确,逻辑严密;4、资料可靠、系统,引证规范。B1、研究体系比较完整,有一定的系统性;2、研究设计与实施比较规范、严格;3、;论述比较全面,概念比较明确,逻辑比较严密;4、资料比较全面、可靠,引证比较规范。C1、研究体系基本框架完整;2、研究设计和实施基本规范;3、主要概念明确,条理基本清晰;4、资料基本可靠,引证基本规范。D1、研究体系混乱;2、研究设计和实施有明显欠缺;3、概念不明确,条理不清晰,逻辑混乱;4、资料有明显遗漏或错误,引证不规范。

 难以程度。A1、研究的问题复杂,工作难度很大;2、调查或实验工作量很大;3、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量很大。B1、研究问题复杂,工作有难度;2、调查或实验工作量比较大;3、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量比较大。C1、研究问题较复杂,有一定难度;2、调查或实验工作量一般;3、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量一般。D1、研究问题不复杂,工作难度小;2、调查或实验工作量很小;3、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量很小。

 应用价值。A1、成果有明显的前沿性和开创性,对学科发展有重要的奠基和引领作用;2、成果对解决重大的教育决策问题有重要作用;3、成果对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创新性的指导意义,有广泛的应用与开发前景。B1、成果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开创性,对学科发展有推进作用;2、成果对解决重要的教育决策问题有重要作用;3、成果对解决重要教育实践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与开发前景。C1、成果的创新性一般,对学科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成果对解决一般性教育决策问题有推进作用;3、成果对解决一般性教育实践问题有推进作用,应用与开发前景一般。D1、成果无创新,对学科发展无促进作用;2、成果对解决教育决策问题无促进作用;3、成果对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无促进作用,应用与开发前景较差。

 鉴定组织单位将公布课题研究鉴定结果和鉴定等级,公示鉴定专家名单及其鉴定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课题成果、专家鉴定意见持有异议的,可在鉴定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鉴定组织单位提出。

 成果要求。一般要求,研究成果均需先出版或发表后鉴定。凡涉及政治、民族、宗教、国防等敏感问题的研究成果,可先鉴定后出版或发表。在通过鉴定之后出版或发表的,在鉴定时需报送样书或样刊。

 课题负责人均须为代表作(著作、论文)的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无关成果不得列入课题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必须源自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等不得充作课题研究成果提交鉴定。

 成果若出现抄袭、剽窃、篡改等其他违规行为,除通报外,课题按撤项处理,并追回全部资助经费,承担者3年内不得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载入不良信誉榜。

 未结题者,不得参加下一轮申报课题权利。第一次鉴定未通过的,鉴定组织单位将鉴定的结果反馈给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认真修改,深入研究,补充完善,须在半年内重新申请鉴定。

 

 

参考书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叶澜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约翰•W•贝斯特等著,春秋出版社,198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卓挺亚等编著,南海出版公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