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照亮教育之路
语文组 李 赏
【摘要】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既教书又育人,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是促进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着个人家庭的幸福,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的情况、家长的要求、社会的舆论、教育的评价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运用智慧教书育人,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才能让学生那绚烂的生命精彩绽放,教师本人才能切实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正确定位 深入调查研究 遇事讲究方法
时下,教育已成为社会特别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家长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难题和挑战。许多教师的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困扰着自己的职业生活和人生幸福。的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应把自己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进去,但并不倡导“工作狂”,也不希望教师成为“苦行僧”、“清教徒”。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善于挖掘新颖思维方式,启迪智慧,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自己领略到教育的艺术。肖川教授这样解释什么叫智慧:“智慧是个体面对现实情境解决问题,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机智和策略。”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职业正确定位。我们经常提到“教育管理”,想一想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们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哪里,是教育?还是管理?人民教师与其他的职业不同,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管理必不可少。我认为首先要将自己摆在“教育者”的位置,然后才是“管理者”。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有些急功近利,总想急于看到效果,因此将管理放在了首位,教育反而退居第二位,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带08级学生时,每天中午,都要组织不回家的同学进行午休。我指定班干部来检查、监督。刚开始,效果较好,基本能做到安静、守时。但是,长时间这样下去,班干部有些懈怠,学生的胆子也大了,对班干部的管理毫不在意,中午班内比较混乱,需要教师亲自盯班,这样不仅没有使学生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看来,教育如果只是“管、卡、压”,那么教育的结果是,学生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
其次,遇事不可盲目定论,要多多深入调查研究。平时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有的老师不深入调查,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盲目下结论,结果使问题处理不彻底,死灰复燃,甚至冤枉了学生,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
有这样一件事情,我班张某和贺某两名学生,有一天中午没在学校午休,但下午上课时,二人是结伴进的教室。课间,我问他们中午的去向。二人的说法一致,但张某的眼神游离不定,略显慌张。我想,张某是一名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贺某的成绩属于下等,二人平时不经常在一起,并且张某一向遵守纪律,中午在校午休,为什么今天这么巧合呢?种种迹象非常可疑。于是我将二人隔离开,分别询问。最后,张某道出实情。原来,张某和李某瞒着家长,分别拿出800元(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辆高赛车。课余时间,李某教张某学习骑高赛车,车子由李某保管。张某学会后,也想保管车子,遭到李某拒绝。于是,利用中午时间,张某找来贺某帮忙撬开车锁,结果未能得逞。之后,我找来三方的家长,详细分析此事,并做了处理。张某的家长,对班主任万般感谢,
作为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经常交流的学生群等情况了如指掌,在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时,班主任才能把握全局,运筹帷幄。所以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头脑清醒,深入分析,善于研究,就能将问题处理圆满,使学生向我们预定的方向进步、提高。
最后,遇事讲究方法,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弄清两个名词,有助于你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进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如出一辙。
急于求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教师针对一些屡教不改的现象,千万不可企图一步到位。五根手指伸出来有长有短,何况各具特色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要求学生都同时达到统一要求,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师要逐步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将教育思路由“你就应该达到我的要求”转变为“帮助学生达到要求”。这样,师生关系和睦,教育环境和谐,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每位教师只要勤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借鉴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就会在年复一年的重复教学中生成独特的教育理念,成为一名智慧型的人民教师,我们的教育之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柳玉琴.做一个幸福的智慧型教师[J].吉林教育,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