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信息 >> 推荐文章>> 正文内容

推荐文章

美国家长面对校园欺凌特别较真儿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6-06-13 08:46:00 点击数:665
 

艾岩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13年发布的数据,64.5%的学生认为他们每学年有1-2次受到欺凌,7.8%的学生认为他们每天都受到欺凌。

在我念到“bulling”(欺凌)这个词的时候,教室里突然起了一阵嘘声。我注意到教室右后方的几个学生,正对着左前方吹口哨。我不知道他们针对的是谁,但显然这是一种不怀好意的挑衅。

那是我在美国念博士的第二个学期,我在系里心理实验室做助理研究员,到当地一个初中去搜集数据。这算是美国规模很小的公立中学,只有300个学生,学区排名分数当年是6分(满分为10分),相当于国内一所教学质量刚够合格线的初中。

我的任务是把关于校园欺凌的问卷发到各个班级。按照规定,在发放问卷前,我必须依次到各个教室解释研究目的、宣读责任说明,并且发一份同意书,由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签字再带回来。

那天我按照约定来到七年级的音乐教室,这是当天最后一节课,正适合给孩子们解释问卷内容,让他们记得把同意书带回家让家长过目,嘘声就是那节课上响起来的。

下课后,两个男生找到我。个头稍胖的男孩自我介绍叫强尼,另一个叫尼古拉斯。他一脸疑惑:艾小姐,你会把我们的信息透露给别人吗?我说:当然不会了,这在声明里面强调了。”“就算我们是受害者,你也不会帮助我们了吗?”“没错,我对于你们遇到的问题,按照研究规定,是不能干预的。说完,我觉得自己有些残忍,如果你们需要帮助的话,学校会有老师协助的。

家长有3天时间考虑是否参加这项研究,这期间他们可以联系我询问一切研究相关问题。那天,我收到了强尼父亲罗伯特的邮件。

艾小姐,我很乐意让强尼参与问卷调查。不知道你是否能帮助他,摆脱一直被同学欺负和孤立的境地。我多次向学校反映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他们认为一切正常。

我想他一定是误会了,觉得我们进行的研究是他们面临问题的救世主。而我,仿佛是被派去调查和解决强尼被欺凌这个问题的。事实上,刚进实验室不久的我,连问卷报告都轮不上写。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这样的邮件,却又不得不回复。毕竟,我确实在同意书最后注明了有任何相关问题都可以联系我罗伯特先生你好,很抱歉我并不能在研究期间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我很愿意帮助你们,但现在不行。

听上去是在找托词,事实上也是。既然学校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我怎么能解决得了?

这个欺凌事件的轮廓已经渐渐清晰。他们是相同的肤色,不存在种族歧视;他们中没有人身体或者智力残疾,不存在残疾人歧视;他们来自同一个学区,家庭经济状况相似,不存在阶级歧视。我不由想起自己学生时代那些没来由的欺凌,大概孩子们都犯着相似的错误。

结果,3天后收完同意书,我发现那些教室右后方孩子的家长们并没有同意参与问卷调查,所以我难以完整地捕获事情的来龙去脉。然而,当我发现13岁的强尼和尼古拉斯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手上的一叠资料时,我感受到一种被寄托希望的责任感。

我走到校长办公室,如实汇报已经发生的情况。我问史密斯校长:不知道,学校对于欺凌有什么样的预防和惩罚措施呢?”“你是指强尼和尼古拉斯吗?我感到震惊,校长竟然立即道破我的真实来意。是的,是我个人想了解美国学校真实的欺凌问题,与这个研究无关。我不忘强调自己没有违规。

强尼和尼古拉斯的家长,一直在给学校施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找了学区委员会。所以我想,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事实上,我们都在努力。史密斯校长停顿一会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宣传单,指着上面的画说:你看,我们每个月都会在每个教室张贴类似的漫画海报来警示欺凌行为,也有专门的老师管理这类事件。在我们每天的早课开始前,还会有广播提醒大家相处愉快。但是这个现象并没有杜绝。

家长愿意配合吗?我想到那些学生的家长似乎有意避开我的问卷调查,“也许得到他们的支持,会令事情变得简单。校长无奈地笑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强尼是受害的一方。最初的暴力现象很快被发现并被惩罚后,他们换了欺凌方式,制造并传播谣言,或者孤立他们,这些不容易被发现证据的方式,使得这个过程更困难。而他们的家长,不管是包庇还是别的原因,几乎没有配合过我们的处理。

您了解过事情的起因吗?我想象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当时他们参加棒球选拔比赛,强尼和尼古拉斯赢了,在随后的派对上他们感谢各自父亲的陪伴,却触伤了那些没有取得比赛资格的孩子——他们中一个的父亲在监狱服刑。于是明争暗斗开始了。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我仍旧不明白孩子们这场欺凌的意义。是为了最初的面子,觉得有趣,还是不知道如何结束?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礼貌性地回了一封信给强尼的父亲,告诉他校长知道并会处理这些事。很快我收到了回信,他告诉我,已经得到当地学区委员会的同意,强尼可以转到别的学校了。(作者单位:美国罗彻斯特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6609日第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