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信息 >> 推荐文章>> 正文内容

推荐文章

警惕青春期抑郁来袭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6-02-23 08:48:00 点击数:611
 

王祖远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近年来,我国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并有向青少年群体蔓延的趋势。

据山东省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山东省初中、高中阶段学生中,只有6.35%的学生学习焦虑水平较低,表现出中等学习焦虑的学生占34.02%,高焦虑水平的高达59.63%。学习压力过大是青少年心理抑郁的重要因素。

高三学生抑郁引悲剧

忧郁症病患是自杀率高的一类族群。近年来,由于家长的过高期盼以及学业的压力,忧郁症病患的年龄呈越来越年轻的趋势,甚至波及到小学生。

近日,温州某高中一名高三学生的自杀事件引发全国关注。当时整个班级正在上课,男生突然从位置上站起直走到窗边,直接跳出窗外。而他所在的教室位于教学楼的五楼,男生在被送往医院急救的途中死亡。据了解,这名高三学生自杀前患有严重失眠、行为异常等表现。

高三正是人生中面临巨大压力的一个时期,青少年正面对即将到来的严酷考验,家长不应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变化,避免悲剧上演。尤其是家有青少年病患的家长,应更加留意,充分陪伴。忧郁症病人很需要身边人的包容、允许。当事人做的一些东西,即使是不对的,其身边人也得允许他去做,然后跟他谈、跟他沟通,肯定他,进而有效协助他。另外,病患本身也要做很多运动,才有望走出忧郁症幽谷。

孩子两大表象应警醒

忧郁症的症状包括行动迟缓、睡眠障碍或睡太多、对有兴趣的事失去兴趣,做事提不起劲,不想工作、不想与人接触,对人生有很多负面想法、失去信心、害怕等。在医学上,以上症状只有数个同时出现,连续两周,才可判断为忧郁症。若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父母需带孩子看医生,并非只是致电辅导中心。而且,忧郁症患者必须要吃药,以缓解病情。

当孩子出现以下两大表象时,家长应提高警惕:

1.突然说我想开了更要小心

一般人或内向的青少年,长期郁郁寡欢,突然有一天,对着身旁的人说:我想开了,反而要小心他们走上绝路。心理学家指出,这有两个可能,一是真的想通了,其二则已做出轻生决定。意图轻生者,可能都有一套计划,向亲人朋友交代各种东西的处理方式,即是一种征兆。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将会经过害怕和考量阶段,如果亲人朋友或辅导人员此时介入,大有可能改变对方的决定。反之,一旦当事人做出决定,旁人以为他已走出低谷,想要再介入就有不小的难度。

2.“一定可以,未必可以

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大,让人难以捉摸,因此父母需要将心比心,在与孩子沟通时,把自己当成是青少年人,尝试理解他们的心态!许多父母都忽略了这个部分,忘了孩子需要的是无形的爱,并非物质。因此,为人父母者应用心体会孩子的想法。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会为孩子的前途设想周到,并且鼓励他们一定可以做到,这对青少年来说,可能出现反效果。不要让孩子当Super BoySuper Girl,应让他们专注在有兴趣和有潜能的领域,而且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勇敢和努力向前,不一定只有成功,也会有挫败。不要对孩子说:你一定可以的,虽然这是一种鼓励,但也是压力,最重要是让孩子知道能否承担结果,并且告诉他可能会面对的情况。

帮助孩子走出忧郁症的方法

1321岁是人类的青春期,也是人格发展期,此时的青少年正在寻找个人的定位与价值。这时,他们如果无法肯定自己,找不到生命意义,累积已久的负面情绪就会爆发出来。如果他们认为生存在世上不重要,可能就会轻视生命,用死解决问题。

若孩子不幸患上忧郁症,父母切莫认为孩子患上精神病而耻于求助,父母必须开明地面对、处理与解决问题。

1.让孩子多多参与课外活动

不擅于沟通或性格孤僻的青少年,轻生几率比一般青少年高。因此,家有类似孩子,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鼓励,并且尽量安排各种活动,让他们学会和人互动。除了参与学校活动,最好鼓励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或者参与生活营,也能使内向青少年发现结交朋友的乐趣,调整思想和心态。更重要的是:亲子应该紧密沟通,例如父母使用绘本说故事、讨论报章上的一些话题,交流彼此的想法等。此举是要引发孩子思考,以及帮助他们表达自己。

2.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原因与家庭有一定关系,而父母与孩子的密切沟通,也将大大有利于孩子抑郁情绪的缓解。父母和孩子关系越亲密,孩子遇上难题时,父母就会成为倾述对象,这将能帮助较为内向的孩子,解决许多不如意的事。作为家长,应及早为孩子建立这个观念:即使全世界不要我,还有父母。他们为青春期烦恼,不只是朋友知道,父母也可以和他们一起面对!

3.让孩子多在网上与人沟通

除了父母,朋友也是青少年抒发情绪必不可少的对象。

目前,年轻人喜爱在社交网站上互动,这也是辅导人员协助青少年的切入点,教育青少年对轻生警觉,能够及时发现有轻生倾向的朋友,劝告他们向专业辅导人员求助。青少年在网络回应和鼓励朋友,这种间接的互动,有时比面对面更有用。一般青少年面对师长和父母,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压力和冲击,但在互联网上,即使是内向或不擅沟通的青少年,朋友在微博或QQ空间的留言,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某些决定,包括轻生意图。

青少年面对问题,原本是想杀死问题,结束痛苦,并不是想要结束生命。他们却误以为生命停止后,问题也就不见了。遇上不能解决的问题,青少年内心充满是痛苦和无助,他们需要向值得信任的人说出内心感受。因此,试着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想法,聆听他们的心声,以防止他们出现轻生念头。

4.建议学校安排心理辅导老师

中学生和大学生不只要面对课业压力,还要面对许多选择和决定,使他们成为轻生风险群体,尤其是后者,轻生几率高于前者。内向和不擅结交朋友的学生,遇上难解之事,更加不易逃脱情绪漩涡,如果没有可谈心的朋友在身旁,又没有其他渠道可以及时求助,可能就此走上轻生一途。因此,学校配备心理辅导室和心理辅导老师是极有必要的,如果发现学生的情绪不妥,应该及时让辅导老师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学生走出抑郁阴影。

 

自:《家庭教育》导读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