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信息 >> 推荐文章>> 正文内容

推荐文章

家庭教育别陷入“比赛模式”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6-09 12:02:00 点击数:390
 

读罢贵报刊发的《考不了100分就是没出息?》,我感触良多。

在我看来,从来都是老师和家长在讨论教育问题,而受教育的主体——孩子,却一直缺席,没有任何话语权。是否能给更多的孩子说话的机会、发言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里想和家长探讨两个问题:当家长在孩子面前悬起100分的旗帜,并眼巴巴盼望着孩子去实现,这背后藏着的是不是一种深深的比赛意识?当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为孩子设立不同的客观标准,家长是否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强加意志给孩子,束缚了孩子的成长?

现在,很多家长自孩子还未出生就站在了跑道上,并心心念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庭教育还未真正开始,就迅速进入比赛模式。一旦家庭教育陷入比赛模式,家长的思维也随之陷入比赛思维”——只关注外在的、可使比赛获胜的硬指标,如分数、名次、奖项等,而忽略了教育内在的软指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等等。一旦进入比赛模式,家长和孩子都要成为选手,要和别的选手比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带着放大镜去比较的时候,什么样的孩子都会比出缺点,第二名也不会快乐。

一旦家长将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以爱的名义捆绑孩子,以教育的名义束缚孩子,实行家长本位而非儿童本位,便如同剥夺一粒种子需要的土壤、阳光和风雨,却给它一个温室,然后期待着它茁壮成长。

当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实行家长本位并进入比赛模式,在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赛道上,是主动进入、激情满怀的父母,和被动卷入、苦不堪言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否倾注了过多的自己的意愿,在设计孩子蓝图的时候,是否映射了太多自己未竟的梦想?那些在懵懂中卷入比赛的孩子丢失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最珍贵的自由。

可孩子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父母的孩子。

一个个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对孩子倾注了所有的注意力和期望,却给孩子带来深深的痛苦,每一个抱怨孩子不努力、不懂事的家长背后,都可能有一个不堪重负、苦不堪言的孩子和他被毁掉的童年、少年甚至一生。

请家长们抛开比赛模式吧。看看自己可爱的孩子,从今天起,关注孩子的内心,给他们享受阳光和经历风雨的自由,发展他们的爱好,引导启发他们的特长。有时候,可能你只需要看着他们快乐地成长,还有一些时候,你要假装看不见,只给他们爱和自由。

《中国教育报》2014430日第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