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校刊 >> 2011年校刊 >> 2011年第三期>> 正文内容

2011年第三期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8-31 15:42:00 点击数:28456

  亚星yaxing221  校办室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让社会和家长满意的教育。

  一、管理工作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管理即服务”理念,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营造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校园氛围。倡导以“团结、勤奋”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增进“团结、宽容、和谐、大气”的氛围,真正做到“工作讲原则,生活讲感情”。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团队。

  (一)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抓好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

  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廉政意识,提高管理效率。以讲团结、办实事、重服务为重点,把学校工作抓细抓实。

  “育人必先优师”,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鼓励教师创新、创造,敢为人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和带班风格。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树立学习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争先意识,增强“教好书、育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发挥广大教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能。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

  (三)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按照裕华区的部署,我们将以创建“六大校园”活动为契机,精心打造物质文化、创新制度文化、丰富活动文化、培育精神文化,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四十四中学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校园主流文化,进而提升学校品位,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德育工作

  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德育目标,贯彻德育措施,关注德育效果。德育工作重在实效,全体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育细节,勇于创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德育队伍建设

  1、完善全员德育体制,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育人。坚持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中。加强班级教师集体建设,每位教师一定要严谨笃实、精益求精、为人师表;加强教师对教育名家名著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学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客观现实,能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睁大眼睛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每位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扬长教育和信心教育,让一批优秀教师带一批优秀学生不断地前进,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强化在工作实践中依法执教和以德治教的有效结合;追求相互尊重、与人为善、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追求良好的职业道德风气,保证学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遵循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生理特点,注意调整教育方式,科学运用语言艺术、启发艺术、评价艺术,把倾听与说教、引导与管束、体验与灌输有机结合起来,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借助基础性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智育上创新求异、德育上规范自律。

  2、加强班主任工作专项研究,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要从对学生的知识关怀转向精神关怀,从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协调发展。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通过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师德月演讲、班会评比等活动提高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创建积极向上、和谐合作的健康班级。

  () 学生管理

  针对学生的特点,围绕“责任、荣誉、感恩、包容”,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教育学生“追求完美,超越自我”。在育人上,坚持“大目标,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工作原则,规范式管理和开放式教育并举,对学生外塑形象,内化品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继续以集体主义教育为原则,以诚信教育为重点,以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努力体验成长的快乐。

  1、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由“他律”→“自律”→“内化”的转变过程,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开学初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为期4周的“开门红”评比活动,对各班的文明守纪、卫生、两操等情况进行认真、详细的检查,加强规范养成教育。

  2、为弘扬民族精神、磨练意志、缅怀先烈,清明节前学校将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徒步到华北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3、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张扬个性特长,组织第一届合唱节。

  4、进一步做好师生体育锻炼、卫生、体检和免疫防控工作。

  5、加强学生法制、安全教育。以“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多形式开展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制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结合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使学生遵法守法。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6、为拓宽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分别组织“优秀学生夏令营”、“英语国际夏令营”和“五小公民道德建设”等道德实践活动。

  7、积极开展志愿者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做好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活动和服务内容,为创建和谐社会,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尽一份力量。

  8、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借助升旗仪式、学校活动举行隆重的新团员入团仪式,加大对团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中学生团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学生的政治热情。贯彻实践育人的要求,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

  () 推进“健康工程”

  组织教师通过对教育专著的学习和借鉴,增强教师心理教育意识,营造利于交流与合作、富于创造性的健康氛围,用教师健康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1、借助班团会、心理活动课、常规检查、教室的布置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和班级环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合作的心理氛围,创建管理科学、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核心组织作用和学科教师协同工作作用,针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实现成人成才的最佳结合,共创和谐的健康课堂。

  3、开办家长学校,做好家访活动,全方位提升家长素质。针对青春期、人际交往、考试焦虑等方面的问题,分年级、分主题开办好家长辅导学校。向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并进行有效指导,实现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联系本等形式,提高家长诚实负责、交流合作、积极向上的意识和行为,使家长以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

  三、教学工作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规范常规教学、加强过程管理;重视教学评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教师培训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建设好教师队伍,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完善和健全教师教育机制。抓好教师基本功,重视教师的过程评价,建立以职业道德、学生反馈、教学业绩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全体教师做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教师。强化教学的成果意识和教师的成才意识,探索加强名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本着“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原则,加强校际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常规管理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细化课堂教学环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任课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杜绝出现边缘化学生,引导教师、学生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向每一节课要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管理人员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跟踪听课、认真评课,切实做好教案、自习辅导、学生作业等工作的检查,及时掌握各学科、各年级的教情学情。通过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现状,加大指导力度,做到准确掌握全校教学的开展情况。

  3、加强教研组、学科组建设。培养整体意识,提倡备课组团结合作,彰显备课组优势,真正做到融合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保障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4、开展“四课活动”(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规范课堂教学环节,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倡导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和研讨,加强教学思想和方法的交流。学校将开展研讨课活动,作好课后互评,充分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5、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对教学行为及时调控,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6、要加强对考试监考、阅卷、成绩登统等工作的检查、管理与反馈。做到认真组织考试,做好考后质量分析,既要找准问题,更要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措施,做到对策可行,措施有效。

  7、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8、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艺术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科研工作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探索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以科研带动学校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扎实的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1、进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研究意识,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水平。

  2、为促使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教学随笔,靠内化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巩固教学成效,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3、做好学校科研队伍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科所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加强对外的开放与交流,促进同伴互助和经验分享,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育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4、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论文评比工作,及时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将优秀论文、科研报告向上级科研部门推荐。

  (四)实验室教学及文印工作

  积极做好实验室的完善工作,克服困难,认真准备,开展好实验教学。文印室要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严格保密制度,严格遵守审批规定,严把耗材关。

  四、总务工作

  (一)常规工作

  1、逐步完善总务处的管理制度,提高总务处人员的自身素质,坚持业务学习,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2、认真落实库管规定,做好校产管理,实行月盘点和期末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做“节约型学校”。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3、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做到干净整洁,为师生创造整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安全工作

  加强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学生第一”、“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思想,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事故的发生,并做好各项安全预案。

  1、完善制度,抓落实,制定各项安全预案,并落在实处。

  2、加强安全防范。落实门卫管理职责,做好外来人员及学生出入登记工作。在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积极沟通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安装监控防盗系统,做到以防为主,人防技防相结合。保养和管理好消防设施,在适当的时期对师生进行培训演练。防止盗窃、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送餐及送水公司的检查督促,杜绝饮食安全事故的发生。

  4、向有关部门申请,尽快完善学校的各项设施,尤其是水、电、操场等基础设施,确保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安全。尽快完善学校周边的交通警示设施,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三)财务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定时向校长出具当月收支概况,合理安排经费。做好年初预算。严把收费关。

  (四)学校建设

  积极沟通区教育局、筹建处及施工单位,完成以下任务:

  1、实验楼的改造以及实验室设备、仪器、药品、标本等的采购工作。

  2、做好即将使用教学楼的接收工作,确保暑假后的正常使用。

  3、做好现使用教学楼的维修工作。

  4、做好临时操场的平整维护。

  5、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暑假后区职教中心将借用我校的部分校舍,要做好与该校的暂时分隔,并借鉴其管理方法。

  6、在学校基本建筑完成的情况下,积极进行校园的二次规划和设计,为学校提供优美的环境。

  (五)采购工作

  备足备好教育教学常规用品,重点作好多功能教学设备、教师笔记本电脑等大宗采购,筹备安装实验室成套设备和校园防盗系统。坚持节约办一切事的原则,开源节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采购任务,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其他工作

  做好工会工作,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教职工生活,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做好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