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年级工作 >> 九年级工作>> 正文内容

九年级工作

《13.2重力》教案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12-20 13:33:00 点击数:104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3.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4.了解物体的重心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讲明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3.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观看航天资料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难点:重力的方向、重心。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观看重力是万有引力一部分的视频

(一)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1. 设计演示实验介绍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2.进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实验

通过教师模拟万有引力实验展示表明万有引力的存在,并启发同学认知在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

明确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

引导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测出不同质量钩码受到的重力。

讲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

 

 

参与体验,参与讨论。

 

 

 

 

 

 

 

 

 

观看视频,思考明确原因。

 

 

观察思考了解测量方法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正确读数,记录数据,收集数据。并在坐标图上描点画图。

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求知欲。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 得出结论

 

 

 

 

 

练习

 

 

观看宇航员登月视频

 

()重力方向

 

 

 

 

 

()重心

活动:

1.探究直尺重心的位置。

 

2.探究形状改变时重心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学画重力示意图

 

三、小结本节课内容

 

 

 

 

 

 

 

 

四、布置作业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g=9.8N/kg

关系式:G=mg

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一定的评价。

 

出示例题:一个鸡蛋所受重力大约是多少?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演示课本实验,体验竖直方向是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

 

演示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明确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

 

 

明确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结论:重心位置随形状改变而改变。

 

 

结合以上所讲的重力的三要素分别画出水平地面和斜面上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一)重力的定义

     1.重力的大小: G=mg

     2.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二)重力的示意图

  

 结合本节课讲的物理知识,以“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分析数据。

 

 

 

 

 

解:m=50g=0.05kg

G=mg=0.05kg×10N/kg=0.5N 

 

让学生了解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比地球上小。

 

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学生演示重垂线使用方法,练习使用重垂线。

 

 

 

参与体验,参与讨论。

 

 

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学做重力示意图并进行练习巩固。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板书设计

13.2  重力

(一)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1. 重力的大小   G=mg

2.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3. 重心

(二)重力的示意图

教学反思

首先,课堂引入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其次,在讲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出了重力跟质量的关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作图得结论的做法思路简捷,学生容易掌握。另外,讲到重垂线应用的时候,教师不仅创设现实情境和实验场景,还让学生把设计构思上讲台演示举例,从而把理论学习上升到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学生在一系列的物理情境中实验、探究、体验,主动去观察思考,通过亲身体会掌握知识技能,最终达到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课堂设计中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独立参与实验探究相结合,还设计了模拟情境演示和观看视频活动,从而构建了“变教为诱”的教学方式,使教与学和谐一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