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亚星yaxing221 >> 年级工作 >> 八年级工作>> 正文内容

八年级工作

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06-18 11:05:00 点击数:964
 

 英语组 王立敏

  英语学科是我校最早实行讲学稿的一个学科,到现在已经实施两年多了。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在讲学稿的实施中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初期使用——消化吸收阶段

  (一)参加培训学习。

  20094月,我参加了“南京东庐中学讲学稿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讲学稿教学模式,了解到讲学稿的概念界定、讲学稿的编写流程,以及有关讲学稿编写和使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培训之后我对我校讲学稿的实施可谓是信心十足。

  2009年的7月,我校第一次组织教师进行讲学稿的培训,培训指明了讲学稿的发展方向。这是全体英语教师第一次面对讲学稿教学模式,为了尽快熟悉讲学稿的编写流程,使用操作事项,我们共同编写了第一份讲学稿。

  (二)讲学稿的使用。

  讲学稿的使用冲击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备课组备课模式和作业模式的改变。

  改变备课模式必须首先认识新的备课模式的特点,然后据此改变备课的方式和流程。实施讲学稿模式,必须要改变之前单打独斗的备课和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一本习题资料走天下的观念。在使用讲学稿初期,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只是处在摸索阶段,只能按照讲学稿备课模式的要求,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断尝试积累。

  使用讲学稿必须认识到以下几点:

  新的备课方式:备课组集体编写“讲学稿”。

  新的备课特点: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新的备课流程: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在实施讲学稿的一段时间里,每一位老师心里都没底,更多的是不适应,也包括学生的不适应,其中张彦明老师在使用总结中这样说道:“讲学稿使用一个多月来,感受颇多。既有收获,也有一些不适应,学生们对讲学稿的使用反映也不一,有的同学认为课堂基础知识巩固得比以前好了,有的同学认为课堂学习气氛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不强了,等等。作为一种新鲜事物,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针对讲学稿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英语组的老师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探索解决途径。总之,我们必须创造性的发展我校的讲学稿模式,教学流程也要必须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尽快让同学们适应这种模式。

  二、探索发现——内化提高阶段

使用讲学稿虽然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我们没有退缩,而是挖掘我们的内部潜力,更加积极地探索发现,不断提高编写和使用水平。

(一)梳理存在的问题

  使用讲学稿最初的问题除了老师和学生的不适应,更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讲学稿的编写内容把握不准,与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师总是不放心,讲学稿成了另一本习题集,作业批改不及时。

  2.每节课讲学稿的内容总是讲不完,影响到了整个教学进度。

  3.讲学稿的内容与课件内容相脱离,教学资源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4.学生讲学稿不容易保存,经常丢失。

(二)多角度的尝试探索

  为了改变现状,全体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尝试:

  1.再次参加培训和交流学习,提高对讲学稿理论的重新认识。

  200911月学校安排一部分老师到青岛第四十四中学进行讲学稿同课异构研讨活动。通过交流,老师们清楚地意识到,学生必须提前一天拿到讲学稿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有些简单的东西老师在课上完全不必浪费时间,可以不再讲,要“精讲多练”。深感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老师在课堂上不敢放手,不相信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20113月,我们一行6人赴黄石八中参加了讲学稿研讨会,学习了讲学稿课堂流程,即教、学、练、评四合一教学模式,领悟到整个课堂流程涉及到备课、授课、学习、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通过学习和培训,我们对一些问题豁然开朗。

  2.在教学实践中交流感悟,提高使用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讲学稿的使用不断有新的感悟,尤其外出参加同课异构的学习交流活动更是提高了我们对讲学稿的认识,这些新的感悟、认识,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沟通、交流,同时在我校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老师们也把自己的新感悟应用于教学中,这样就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能力。

  3.细化备课模式。

  学期末,教学处下发下学期讲学稿的编写计划,教研组对每次备课都进行了详细地安排,备课在统一特色的基础上,也体现了主备教师的个人风格,使用时追求灵活和实效。

  七年级(11级)英语讲学稿及课件备课安排表:

  4.讲学稿装订成册。

  引导学生定期将34个单元讲学稿装订成册,便于保管、复习和查阅,有效地解决了讲学稿丢失的问题

  5.一稿多批。

  一张讲学稿可进行多次批改,分为课前批改、课上批改和课后批改等,多方面地把握课堂和学生学习情况。

(三)我校特色的讲学稿编写和使用流程

  全体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讲学稿编写和使用流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看:

  “讲学稿”的编写:(教师维度)

  各备课组充分讨论,制定出详细的备课计划,责任到人,严格按以下备课程序执行:

  主备课人初备(个人构思,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含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共案)——主备人修订讲学稿(形成定稿)——备课组长审核——教学处审定——实施讲学稿——各位教师个性修改(课堂实施后的反思)——交流提升。

  “讲学稿”的使用:(学生维度)

   学习流程:讲学稿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教师课前抽查(师生互相反馈)——学生课上合作交流(分组学习,提出质疑)——教师精讲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理出规律)——强化训练,完成学习目标——课下学生进一步修改、补充完整讲学稿。

(四)讲学稿的内容和使用重点

  讲学稿就其内容分为4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指导、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分3个阶段:导学与预习、学习与研讨、延伸与拓展。

  在使用讲学稿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讲学稿需“三重 ,即重备课、重质量、重落实。最关键要看落实,即要以讲学稿为载体,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落实到笔头上。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那句话:

  Tell them and they may listen, Show them and they may remember, Involve them and they will understand(告诉他们,他们会忘记;展示给他们,他们会记住)。

  随着学校的发展,生源状况不断改善,学校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推进校本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也要不断创新,讲学稿正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载体,它为教师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三、课题研究——深入思考阶段

  2011年暑期学校组织了有效教学培训,12月初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到广州参加了讲学稿深入系列研究——教学模式。我们不禁思考,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要努力对有效教学模式、讲学稿模式、课堂组织形式及对学生的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有所成效。

  本学期,英语组开始着手对我校讲学稿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申报了课题《初中英语“讲学稿”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一)讲学稿有效教学模式理论背景及现状研究。

1.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结合《心理学》、《教与学》、《有效课堂》等理论专著对初中教材的研究,挖掘英语学科特点,梳理课本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学生认知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2. 研究南京东庐中学讲学稿发展现状对我校讲学稿教学模式的指导性作用。

3.在学校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我校现实情况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及教师构成的特点,研究讲学稿教学模式在我校应用与发展的可能性。

  (二)讲学稿有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1.讲学稿编写模式研究:在对教材、课标、考纲、中考考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课题组备课,细化编写组织程序,注重质量,通过师生实践、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讲学稿编写模式(如新授课模式、复习课模式、习题课模式等)。

  2.讲学稿的使用模式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以课堂实践为基础注重课前预习(批改)、课堂流程(导入、小组合作、与教材结合、与多媒体结合)、课后反思总结(批改)、讲学稿的保存与整理。

  3.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初中英语讲学稿有效教学模式;(2)教师论文;(3)英语讲学稿集;(4)结题报告。

  前面的路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相信,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四、小王说事——我的几点思考

  1.希望学校扩大培训范围,教师人人参与其中,共同研究,提高讲学稿质量和教师的科研水平。  

  2.研究形成自己的讲学稿编写和教学模式,并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稿集,建立起资源库。

  3.更新教师观念。每位教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平等地看待学生,适当地利用皮革马利翁效应,发挥激励作用。并且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给予必要的指导,更要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演绎法、归纳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最后,当四十四中遇见诗,不会作诗也会吟。用一首毛泽东的诗《忆秦娥·娄山关》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